突發!56頁做空報告“大轟炸”,資訊界黑馬被指“五宗罪”!9個月暴跌200億,騰訊阿里虧大了!緊急迴應來了
Wolfpack Research在做空報告中列出了五大做空理由:
一、財務造假
Wolfpack Research指出,根據趣頭條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遞交的檔案顯示,其2018年營收達30.2億元,但該機構翻查趣頭條及其附屬公司提交的檔案,發現其總收入只有24億元。
在剔除了趣頭條主要運營VIE主體和其內部“廣告代理”的詳細信用報告後,Wolfpack Research稱趣頭條2018年的收入只有7.89億元。
Wolfpack Research還認為,趣頭條在2018年通過不存在的“廣告客戶預付款”記錄在其內部廣告代理上海點冠公司的賬上,創造了至少12.9億元的虛假收入,然後該筆資金在趣頭條的VIE運營主體上海基分有限公司的賬上被記作“預付費用”。在這一操作過程中,趣頭條提高了兩家公司的財務狀況,但實際上二者並無任何現金來往。
除此之外,Wolfpack Research還表示,趣頭條上市後,經過幾輪融資也無法填補其財務缺口。根據該機構測算,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,趣頭條只剩下大約人民幣4.59億元的現金。按照趣頭條目前的燒錢速度,這筆現金最多隻能維持到12月初。
二、 趣頭條CEO疑似涉嫌關聯交易
Wolfpack Research認為,在趣頭條IPO上市的七個月前,該公司取消了對其廣告流量的獨立第三方監督,代之以其自己的內部廣告代理商,也就是上海點冠,從而實現了其“騙局”。
因此,Wolfpack Research得出結論,認為趣頭條以犧牲股東利益為代價而進行系統性的廣告欺詐。
Wolfpack Research的分析表明,隨著趣頭條廣告流量的獨立“看門人”被上海點冠取代,趣頭條能夠在該公司想要的任何地方開始引導廣告流量。
進一步分析發現,趣頭條想要將流量引向該公司執行長譚思亮所擁有的未披露關聯方,並誇大他們的價值。
同時,Wolfpack Research還認為上海點冠是一個殼公司,因為該機構試圖以廣告客戶的身份聯絡上海點冠時發現,在趣頭條的APP和上海點冠的網頁上都沒有聯絡方式。
三、 虛假的廣告流量
Wolfpack Research在分析報告中指出,分析了5萬多個趣頭條的平臺上的廣告發現,超過25%的趣頭條廣告流量都指向該公司執行長擁有的未披露關聯方,21%則來自趣頭條本身。
Wolfpack Research得出的結論是,前4大廣告商佔其廣告流量的69.7%。
其中,排名第一的是趣頭條執行長擁有的一家未披露關聯方;第二名是趣頭條的一家子公司;第三名是趣頭條最大的非關聯方廣告商,該公司最近對趣頭條發起了侵權訴訟;第四名則正在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的規定申請破產保護。
四、趣頭條侵犯使用者隱私
Wolfpack Research對趣頭條應用進行的研究表明,趣頭條對其使用者私人資料的訪問和控制達到了荒謬的程度。
趣頭條的應用可以:
(1)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錄製音訊;
(2)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訪問攝像頭;
(3)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起電話通話;
(4)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發送文字訊息;
(5)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訪問、讀取和寫入使用者的日曆;
(6)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外部儲存器進行讀寫操作。
五、 虛假的廣告流量和使用者增長
Wolfpack Research指出,趣頭條對使用者的點選和分享行為進行獎勵,但是其中超過25%的獎勵進入了公司CEO未披露的關聯公司。
趣頭條的“忠誠計劃”獎勵指向趣頭條應用的使用者,這種獎勵可以兌換成現金。
使用者通過向新使用者推薦趣頭條應用(“使用者獲取成本”)以及檢視內容和點選廣告(“使用者參與度成本”)的方式來獲得獎勵。也就是說,趣頭條實際上需要向使用其應用的使用者支付費用,而且這種費用並不便宜——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,過去12個月的“忠誠計劃”支出總計為7.018億美元,在該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上報的營收中所佔比例為100.2%。
Wolfpack Research認為,自從趣頭條的總編輯肖厚君離職後,趣頭條的內容質量一落千丈。趣頭條不得不依靠“買粉”來虛構自己的使用者增長。
趣頭條迴應:報告嚴重錯誤 準備起訴
針對Wolfpack Research 12月10日釋出的做空報告,趣頭條11日下午迴應稱,該報告有嚴重錯誤,完全背離了基本事實,公司堅決否認資料造假等一系列毫無事實依據的指控,並強烈譴責Wolfpack Research這種釋出虛假資訊、歪曲事實的行為,目前趣頭條正準備啟動相關訴訟程式。
趣頭條指出,為保障所有股東及投資者利益,在仔細審查做空報告後,趣頭條將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在近期作出單獨宣告,堅決駁斥任何不實資訊。
“資訊界拼多多”創辦27個月上市
持續虧損、人事動盪、市值蒸發近200億
2018年9月14日,有著“資訊界拼多多”稱號的趣頭條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,首日股價飆漲128%,最高漲幅一度達近200%,五次觸發熔斷點致暫停交易,最終報收15.97美元,市值46億美元。
(圖片來源於網路)
作為一個2016年6月才正式上線的年輕公司,趣頭條從成立到掛牌上市僅用了27個月,打破了拼多多的記錄,更重新整理了中概股最快上市速度。
上市後的趣頭條,像拼多多一樣,持續虧損,持續補貼,但是股價卻和拼多多走向了兩個方向。
截止12月10日收盤,趣頭條股價下滑至2.98美元,總市值7.55億美元,較其上市初期的46億美元跌去84%。
在今年3月創下18美元的高峰之後,就一路下跌,截止到目前,趣頭條的股價已經跌去了近85%,9個月的時間裡,市值更是蒸發了200億人民幣。
截止到目前,趣頭條已經連續虧損五個季度,總金額近36億元。
在持續虧損的同時,趣頭條在人事上也頻繁變動。
今年5月21日,釋出2019年Q1財報的同時,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換下了趣頭條原CEO李磊,親自上陣,重回業務一線。
隨即,趣頭條迎來一陣人事大換血。CTO王志良調離、事業部吳達調離、總編輯肖厚君離職、演算法中心負責人Mark離職、資料中心負責人餘瑤離職、北京內容總經理劉晨離職、聯席CFO朱小路加入、CMO Apple加入……
“五環外”的趣頭條備受資本青睞
雷軍笑了,馬化騰、馬雲哭了……
趣頭條的崛起,得益於選定了一個下沉的三四線紅利市場。它以網賺為噱頭,直擊有大量閒散時間和金錢誘惑敏感的人群,通過“收徒弟、拉人頭”的模式,俘獲了眾多被巨頭們遺忘的五環外人群。
跟拼多多一樣,網友們邊吐槽邊使用趣頭條,“資訊界的拼多多、五環內人群看不懂、橫空出世躋身資訊平臺前三、騰訊領投、黑五類廣告聚集地……”
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,到2017年底時,趣頭條就有7000萬註冊使用者,日活超過1000萬,在資訊類產品中,僅次於今日頭條。在上市之前,趣頭條已經積累了上億使用者。
迅猛的發展讓趣頭條一時間與快手、拼多多一起被人稱為“下沉三巨頭”。與此同時,趣頭條也吸引了資本的青睞,並順利拿到了騰訊、小米和人民網的投資,投後估值超過27億美金,相當於185億人民幣。
2018年3月15日,趣頭條完成超過2億美元的B輪融資,由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領投,尚珹資本、順為資本、小米科技、華新致遠、創伴投資、光源資本、成為資本、紅點創投、華人文化等跟投,B輪投後估值超過18億美元。
2018年8月,趣頭條引入包括人民網旗下基金在內的戰略投資者,投資額約6000萬美元,投後估值達27億美元。
但是在上市前夕,小米和人民網分別以IPO方式退出了趣頭條。
而騰訊以旗下投資機構Image Flag Investment持股7.7%,成為趣頭條的最大外部股東。
以當時18億美元的估值計算,騰訊對趣頭條的投資已經虧損了超過一半。
事實上,最慘的並不是一開始就陪伴趣頭條成長的騰訊。
3月28日,趣頭條宣佈獲得阿里巴巴1.71億美元投資,投資形式為可轉債,年息3%,為期三年。
根據雙方協議,到期後阿里有權將這筆可轉債轉換成趣頭條股份,價格為15美元,趣頭條將向阿里發行新股,約佔其總股本的4.0%。
目前,趣頭條的股價不到3美元。
編輯:安曼
“
Chinafundnews